荒原最大的魅力,不是常人难得一见的风景,不是宅男无法想象的旅行体验,而是没有任何世俗标签,你只是单纯的自己,单纯的思考,单纯的行走。但生活总得继续,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都是凡人捧出来的,离开了荒原,就得为生存插上些许能接受的标签贩卖自己。如同本书,如同旅行家的头衔,无非是劳动附加值,多赚点银子,继续下一次旅行。 ———— 杨柳松

  从五月份开始,我花了一个月读完了作者七十七天的羌塘之旅。一个多月之前,关于无人区,我只听说过罗布泊,而对于羌塘几乎闻所未闻。阮一峰老师每周五的分享对于我来说像是百宝箱,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当然很大一部分都是我感兴趣的,我很享受他的每周五的分享,羌塘、杨柳松、《北方的空地》从他的分享映入了我的大脑,即使看了一遍,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全书总共又二十四章,作者以行进中的每一天为一个单元,叙述了七十七天的羌塘之旅,当然在书的首尾各描述了前期漫长的准备与最后简短的总结;《七十七天》是该书对应的电影,我二倍速看完了,也许读完了书看电影才可以体会到它拍的好不好。对比一下书与电影,书中的主人公更加乐观豁达,然而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人公惊恐的面孔和与之对应的急促的呼吸,我想真实的作者应该是前者吧,否则,没被动物下坏,他自己也会崩溃的,纵穿羌塘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果你是那个骑行过较远距离的人,这本书对于你来说真是太棒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和作者志同道合,更确切地讲,你更能读懂作者,读懂他的文字。一瓶矿泉水,其价值仅有一元钱,如果你想让它变成王母的琼浆玉液,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它上路;在路上,对于你的需求的一丁点的满足,足以让你永生难忘!关于这点我有切身体会。

  我的第一次骑行经历发生在去年,在再三思考之后,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之下,我们仓促上路了,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不上路,这点你永远不知道。如果说一条三百多公里的骑行之路可以映射人生路上的中种种遭遇,那真的是太夸张了,虽然不是所有,但至少是一角吧,然而,这一角带给你的思考远胜过正常生活中的大把时光所能给你的。

  在去年的路上,我第一次头顶三十八度的大太阳,空气都是燥热的,地面更是烫得放不住脚,我们一直在担心车子会不会爆胎,为了防止不幸的发生,我们要么找个水塘给车子降温;要么停止前行,最终,我们很幸运,车子很坚强。骑行的路上经历最多、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种雪中送碳的感觉,我吃了到了最可口的面条,喝道了最香醇的啤酒;路人的一块西瓜,简直是香甜至极,即使是某大爷加的一碗自来水,也是好喝的很;至于蓬莱仙境,作为虔诚大的”朝拜者“的我们,在经历了沿途的各种考验与诱惑之后,自然是看到了属于我们的仙境。也许,这些用经济学中的效用来解释最好不过了。不得不强调,如果你坐在你家的炕头上,手里拿着王者,估计这辈子也体会不大这种感觉,当然如果你拿的是杨柳松的《北方的空地》,那就另当别论了。

  羌塘,藏语之意为”北方的未知之地”,它的北面是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山脉,南面是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属于高山之间的一块高原盆地,南北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面积59.7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行政上属西藏自治区的那曲与阿里两地区管辖。羌塘高原日照强烈,天气变化无常,风力强劲,十一级大风是家常便饭。冬季极寒缺水,雨季沼泽遍布,是地球上最大的无人区之一。2010年,杨柳松徒步穿越羌塘,1400公里的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走了77天;2014年,另一个网友沿着这条路线进入羌塘,就失踪了,没有走出来。